于大夫仔细端详了好一会儿,发现里面似乎沾有一些虫子的残肢,瓶里有一些还没有被雨水冲刷干净的虫子爬行过留下的黏液痕迹。
这个瓶子实在是太奇特了,他从袖口拿出一块手绢,犹豫了一下,就用它把瓶子包了起来。
于泽认出来了,那是他母亲做的手绢,当初离开的时候,他母亲怕他太想她了,就给了他一条手绢,也好让于泽心里有个念想。
手绢上绣的是两只鸽子停在树枝上,于泽朦朦胧胧的记得,母亲曾说过,那是她和父亲的恩人。
青衣是因为有次在家看弟弟磨刀上山砍柴,自己突然也想去,顺便摘点蘑菇回家做菜,上山之后,二人走散迷路,她不知道走到哪里,被一心找草药的于爱卿遇到了。
当时天又下起了雨,她又累又饿,迷迷糊糊就摔倒了。
于爱卿找药的时候,其实没有注意到她,被一根树枝绊倒之后,环顾四周才发现有人倒在地上。
把青衣救醒之后,就带她到自己的草药屋中休息。
这里远离他们的村子,是他制药熬药研究药的地方,他取名叫寒舍,不过这个小草屋,确实挺寒酸的,只有一个炉子和一张草席床,上面一床薄薄的被子,周围都是药材,便再无其他。
到了夜晚休息的时候,自然就是青衣在屋内,他在屋外了。
于爱卿的话其实并不多,但是人不痴迷研究药的时候,还是很细心的。
青衣在他的照顾下,日益康复,心理上也开始对他有了好感,产生了依赖。
青衣问过他,为什么会学医他说“济世救人,见不得人间疾苦,骨肉分别。”
问他是否有师父教他他这次就说了很多话,似乎很敬佩也很爱他的师父。
他说“我家境贫寒,父母更是疾病缠身,不能劳作,小时候便是靠着周围邻里乡亲们的接济来生活,后来便遇到了师父,他是一个云游的道士,帮我父母治好病之后,看我老实孝顺有善心并且不愚钝,就想要带着我一起云游救人,父母对此感激涕零。
于是我便跟着师父长大,他对我很好很好,我们去过很多地方,也救过许多人,他也没有教我什么医术,只让我跟着他采草药,熬药,自己把自己的脉,十年如一日的重复着这些。
有一天,他对我很严肃的说,你想学医吗?那时候,我并不知道师父的意思,他说我是块学医的好材料,这些年跟他到处救人,其实已经攒下很厚的底子了。
他也说了一句,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,往后你可能要独自一人去面对各种疾病瘟疫。
也想给你一个提醒,药有三分毒,既能救人也能害人,不同的人,不同的体质,所需药的含量就不一样,过多伤身,过少无益。
师父说的那段话,就像是在临走之前想尽力教我他的所用所学一样,说完这些话,三个月后师父就走了,不知道去了哪里。
我纵使舍不得,也回到了村子里面,当时离开村子的时候年纪小,后来回村也是半大青年了,虽学艺不精,但也会治一些小毛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