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上天山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炎黄中文www.yhz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有来往于苏松及京城的商人们居住在其中。
“先上一壶热水,再烧几个菜,等会派小二再送一桶热水上去。”纪文选吩咐道,“要快,这地儿着实太冷了。”
“第一次进京城的镇江人都不习惯这边的气候。”掌柜笑道,“眼下还不是最冷的时候,新年那会儿过来还要更冷一些。”
掌柜收了银子,手脚也麻利了许多,当下便有小二上了滚热的开水,柳贺放了一把茶叶,给施允、纪文选各自倒了一杯。
“这茶是我家山上种的茶,清明前后滋味最佳,眼下倒也不错。”
纪娘子和杨尧为柳贺收的包袱可谓齐全,茶叶吃食用具各项皆备,足够柳贺在京师一直待到殿试结束了——进京赶考的士子们装备大多齐全,不过有人能一直留到殿试之时,有人却只能遗憾返乡。
喝了热茶,几人才觉得稍稍活过来了一些,自通州码头下船之后,几人坐了一路马车,才在傍晚时到达了会馆,尽管对京城的天气有了心理准备,衣服也穿得不少,下车时几人却依旧觉得手脚冰凉。
小二上了热菜,有镇江府中人常吃的淮扬菜,也有京师本地的菜色,掌柜又烫了一壶酒,柳贺喝了一口,胃也暖了不少,他读书时通常不喝酒,酒量只是一般,不过中举之后要应酬的场合变多了,酒量也稍稍增加了一些。
掌柜介绍,他是十多年前从丹阳来到京师,当了这镇江会馆的掌柜,这间会馆建于弘治年间,嘉靖时又翻新过,这才有了如今的规模。
柳贺与施允在会馆中住了一日,进京赶考的士子才陆续住了进来,前几位入住的士子年纪比柳贺大上不少,几人聊过之后柳贺才知晓,这几位士子已经不是第一次赴考会试了,他们都是嘉靖年间考的举人,年纪最大的那位已是第三次进京赶考了。
彼此通报姓名过后许久,其中一位头发已发白的中年士子忽然道:“柳泽远……你莫非就是上一科应天解元柳贺?”
“在下正是。”
“泽远兄的名声,我们在家中读书时也是听过的。”中年士子道,“你的文章我也有拜读,胜过我多矣。”
听说柳贺是解元之后,几位士子态度愈发热切,他们都读过柳贺乡试中的文章,柳贺本人一向低调,平日参加的文会不多,然而自他考中应天乡试的解元,他的名气便一日胜过一日,府中不少士子十分佩服他。
……
会试之前,镇江府的士子们都在会馆中抓紧
时间备考,随着会试之日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