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中州有东城(1 / 2)

偿 欢 断尾九狐 3391 字 2个月前

第一章中州有东城

中原浩大,广袤无垠。

人城无数,仙山不数。

在这广阔浩大之地,又有两座仙山最是出名。

东有蓬莱,上有云烧仙宫,震宫仙剑天阳,倒插宫顶,迎光而亮,照射一方。

西有昆仑,山中瑶池仙城,护城仙剑天阴,埋于城下,震于幽域,守护中原。

俗说天下二势,各掌东西,除妖降魔,锄强扶弱,尽显二家气派。

中原东西南北,名山无数,修仙练道者也尽于山中。

各家法门纷纷现世,呈中原仙家繁荣之世。

立七百年来之冠绝......

东宇黎看着手中野孤小本,不知是什么材质,非纸非布。

里面尽是一些仙侠趣事轶闻,名川大山大城。

地域人文,颇觉有趣。

这是在老爹的藏宝阁找到的,说是藏宝阁,其实就是专门堆积过时不要的玩物罢了。

东宇黎出生富家,老爹一方富贵。

常说和气生财,正是验证了这点,他老爹善财布施,碰到天灾人祸,他总是能多少都拿出一些救济乡里,隔壁乡邻。

顾使名声在外,生意也做的大了。

乡邻都叫他东善财。

可东宇黎不是老爹的性子,内喜安静,不喜交际,不是非常熟稔着成不了至交好友或是贴心亲朋。

顾使得乡邻们总是说善财大人怎么就生了个东二闷。

为何叫二闷,因为有个哥哥十多岁就早逝了。

顾使得相亲们叹息不已。

东宇黎虽生富贵,可不是执拗浮夸少爷,不消金败银。

对于其他人的的看法也更一不削一顾,人生亲者有三四者足以,不比龙攀凤,不欺男霸女,不恶名满城,东宇黎记得先生教过这些。

人做自己只有天在看,其他的都是浮云罢了。

这也是宇黎最喜欢听先生讲的内容。

收好小本,东宇黎想着最近先生的教习,之乎者也,胸闷难当。

这小本可比先生教的有趣多了,满意的笑笑,又轻轻拍拍小本藏于胸前。

推开小窗,拿起窗沿边窗定棍支起窗扇,稳稳妥妥的放于窗槽之中。

一股清新气息轻轻入屋,熏得的人身软酥麻,好不快意。

宇黎端深深吸一口,转身端起脸盆缓步出屋。

“少爷,怎的又自己干这些,咱这些下人怕是又要被训了,敏丫头这妮子又死哪里去了?看我不扒了她的皮!”

说话的是一老者,前谦后严,自有一股子威势。

说完快步走向宇黎,弯腰便要接过宇黎手中脸盆。

宇黎侧身让过,把水倒入院中花丛之下,转身对老者说道:“东老爷子,这些小活也就不要计较了。

人都是有胳膊有脚,自己干些能有什么?再说这么一大清早的,喊打喊杀不好。”

东老爷子本不是东家人,只是宇黎的太爷爷当年路边捡回来的一个小孩,没名没姓,干脆给了个东姓。

那时东家不是大户,只是偶有些小钱,养得起几个闲人。

太爷当时还没有成婚。

便捡了个两三岁的娃,也是遭了一些闲话头的。

东老爷子也是争气,七八岁时就非常沉稳懂事,十岁就可以拿干练来形容。

宇黎的爷爷出生之后,可以说是东老爷子一手带着的。

太爷看得是直点头,出门都是抬头不看地的。

东老爷子十二岁便当了管家,这一管就是八十年。

就是现在东善财看见东老爷子都是弯腰先行礼,也不知道他嘴里的“下人”

是怎么出来的。

“少爷,你这话不好说。

东家家业已大,三十乡四百里的,东家可是顶上门,有些规矩还是守着的好,免得外人说三道四。”

东老爷子走近宇黎,伸手拿过脸盆,三步便进了屋,放于架上。

“老爷子是不是听到些什么了,和以前说的不一样啊。

您不是说小不习大时废么?”

宇黎进屋准备搬椅子,老爷子推手止住,径直自己搬椅子坐了。

宇黎看老爷子今天强硬,便乖巧的坐于旁边,抬手给老爷子倒了杯茶,继续说道:“再说了,我爹不是给您买了庄子,好好过老爷子的生活多好。

这管家的事情早些摘了吧,真是辱了您的身份了。

您那孙子现不也是风生水起,十里八乡的也是名人啊,您回去了还不好好孝敬着您。”

不说这个还好,一说这个,老爷子抬手就一巴掌拍在桌上。

茶杯乱跳,水洒满桌。

虎的宇黎一个激灵,愣是站了起来。

心里嘀咕着:打自己懂事起都没有见老爷子发过火了啊,今儿来这发火来了?不由的看向老爷子,不看不要紧,一看吓得宇黎站得笔直,再也不说话,只拿眼睛死死望着门边。

心里却是记起传言说老爷子发火似龙兽出山,红眼、红脸,头发倒长,满嘴獠牙,耳往后长,那是要死人的。

以前还不信,这人还能变身不成,还真想见识见识。

现在却是打死不在这么想了。

老爷子虽不像传说中那样这个脸都变形,可这红眼红脸却是真的,尤其是那红眼,竟是满眼的鲜血,看着不要说有多慎人。

东老爷子看着宇黎站得笔直,四肢僵硬,怕是真的被吓的不轻。

赶紧收敛心神,按下火气。

走到宇黎身后轻轻把他按下,手却一直放在宇黎肩头久久没有拿开,半晌之后才轻轻叹息一声,说道:“少爷,我自小打东家长大,虽说你爷爷你爹都是我看着长大的,可我却没有半点的不敬东家之心,没有东家便没有我。

东爹养我教我,十二岁便当了东家管家,一管就是八十年了,这是打哪里都没有的事情。

你要知道我毕竟只是捡来的孩子。”

宇黎抬头想反驳老爷子说辞,却被老爷子按了下去,接着说道:“我知道你想说,这东家也是我的东家。

你和你爹都是这样,只看这世道繁华,五彩纷呈,万物皆起于善。

却不知道这世道也是凶险异常,人心叵测,阴险狠毒。

我若真要执掌了东家,这东家真的还是你的东家么?我在顾还是,我若不在,也不知去哪里找寻少爷的尸身了。”

宇黎听到冷汗淋漓,想反驳却又不知从哪里反驳,只觉得老爷子今天太异常了,这些话可是从来没有听过的。

若要照老爷子这样说辞,难道是宇谦哥?“宇谦这孩子我带的少,小时只觉他乖巧懂事,嘴甜喜人,却不知他内心叛逆、喜张扬。

你没生之时,你爹可是天天捧在手心里的,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照看。

现在背地里却......唉......”

宇黎算是懂了一半,老爷子只有这一个孙子,怕是心疼都来不及。

宇谦肯定是做了或者是说了些什么,才惹得老爷子生如此大气,这家事还真是事啊。

刚想开口安慰一下老爷子,老爷子像是下定什么决心,倒满一碗茶一口喝尽,坐下盯着宇黎的眼睛说道:“我还能活个一两百年你信是不信?”

宇黎被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噎了半晌,才猛的点头答道:“信!”

宇黎见老爷子紧紧盯着自己,紧张兮兮又答了一声:“信。”

“能吃得苦头否?”

老爷子继续问道。

“能!”

宇黎干脆答了声。

老爷子起身出屋,大步而去,声音却传来:“好!

明天你就出发去东城!”

东城!

又名铁桶城、铁塔城。

城墙便是塔,塔高九层,每层高三丈,精铁铸造。

塔又六角。

每层六角均不对称,像一条六角瓜被人生生拧成很多节。

塔连塔围城一圈,仅东北西南留两门。

塔墙之内八十里方圆,塔墙之外百里开阔。

什么时候有的塔无人知晓,但什么时候有的城却是有记载。

一千多年前,塔墙百里开外的村落中陆陆续续有人迁居于墙内,人口不多,仅有百八十户,生活百年也不过多出几十户人家。

说是城不如说是村。

又过几十年,迁居于此的人突然猛增,仅仅二十年时间,墙内几乎无地建居所了。

东城不是南北要道,也不是东西主干,人流都没有必要非要走这条道,却在短短时间内把塔中村建成了塔中城。

于是才看到现在的繁华街道,车水马龙。

东城都是外来人口,刚刚迁来的时候怕不是现在的模样,人来的地方不同,建房样式自然也不同。

传说哪时候的东城如大杂烩,经历千年时光,老房子估计都被时间磨砺完了,居住于此的人同化通婚,也形成东城的独特魅力,房屋基本都仿塔而建,带着本来的地方特色加入塔上,或房角挂钟、或房面画龙、或房顶顶珠、或房檐嵌兽,各有特色百里不一。

有钱的建个十七八层,没钱的建个两三层,高低错落,别有韵味。

宇黎打西南进城,一路坐着马车,撩开窗帘,看得满眼生花。

这不是宇黎第一次进城,来过很多次,但每次看到都会觉得新奇。

之前来都是直接去东城本家店面,呆个两天又回城外居所,说起来对东城还是一无所知。

所知道的只是自家店面,可这次不是去店面,而是自己也不知去哪里。

想到昨天见到爹,也只听到爹大笑说了一“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