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章 听了个巷角(1 / 2)

穿越之锦绣衣裳 墨止 1648 字 2个月前

李氏这么一说,万绣便开始仔细回想,这一想还真是,原身于这织绣一道始终并不开窍,前前后后跟着李氏学过多次,却总没什么成效。

万绣心想,这可有点儿麻烦了,在这方面自己与原身的差距太大,不知要如何才能遮掩过去。

“……总之呢,你要记着,这就是咱家的传家宝。

你也快要成亲了,娘以后将这块帕子给你做嫁妆,你定要收好。”

李氏没看出万绣走神,还在继续说着。

最后总结了这么一句,将那丝绸帕子从万绣手中又拿回来,重又放回箱中的夹层。

万绣问她,“娘,你说这丝绸与这双面绣都十分贵重,到底是如何贵重?”

“现在想要问了?以往也不见你关心关心!”

李氏点点她的额头,“若是去店里头买,便是那普通的丝绸也要卖到一两银子了。”

“一两?!”

万绣咂舌,在她印象里,自己与娘亲就没见过完整的银子,这么一匹丝绸便要一两银子了?那还真是不便宜。

李氏点头,“可不是么,这丝绸都是从南方来的,想来路上还要有些花费,当地总不会如此昂贵才对。

只是听人说,便是便宜也得几钱的银子才买得到。”

万绣有些诧异,“为何要从南边运来?咱们这里没人养蚕制丝么?”

李氏有些茫然,“你说蚕……哦,对,听说这丝绸是叫蚕的虫子吐出来的吧?娘没见过,还真不知道怎么这虫子吐出的丝便能用来纺织制衣了。”

万绣听她这么说便愣住了,脑子里头赶紧再次展开搜索,半晌才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。

原来这制丝的手艺是掌握在一些豪门大族手里头的,一般农家人并不得其法,便是有那或碰巧或灵光的琢磨出这制丝纺丝的办法来,也都叫那些大族们给压制住了。

这还真是……

万绣有点儿哭笑不得,这时代或说时空还真是有些古怪,想到华夏古时可没听说有那垄断了制丝行业的,连诗句里头都说“遍身罗绮者,不是养蚕人”

呢,可见这养蚕种桑都该是农家事才对,怎么到了这里倒是富贵人家的专营了!

多想无意,万绣又向娘亲问那双面绣的技艺。

“说到双面绣,比之丝绸可还要珍贵许多,如今应是只有御锦坊里头才有人会这手艺了。”

李氏说的御锦坊万绣是有印象的,既然有个“御”

字便知是专为皇家制衣的,在昇国算得上是纺织制衣界的头领了。

“那这双面绣外婆又是从哪里学来的?”

说到这个问题,李氏有些得意,“是你外婆自己琢磨出来的!”

“无师自通?”

万绣惊呼出声,有些不敢相信。

李氏往她身前凑了凑,带着点儿神秘兮兮的语气,“可不是!

我看就是无师自通,你外婆又没跟人学过,突然就给了我这个,说是自己绣的,可不就是天生的聪慧么。”

万绣笑出了声,听她娘如此说,便知她也不是很清楚了,怕是因着崇拜外婆才这么猜的吧。

话说到这里,母女两个也都有些累了。

万绣受着伤,李氏便拦着她不让再动,只许她在床上休息,自己则是去厨间简单收拾了些饭食,这波折的一天也就这么过去了。

———

有了里正的帮扶,村人们也都收敛了很多,万绣母女算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,至少不用每日里都提心吊胆了,但这日日都无进项却是让万绣着了急。

她不愿再接受沈家的帮忙,一来这帮忙的主要是沈泽简,但他家并不是个富裕的,每日里拿过来的吃食不说是从牙缝中挤出来的却也差不多了。

二来若是亏欠太多,万绣真不知要如何偿还。

于是在十五镇上赶集的日子,万绣与沈泽简的四妹商量好了,打算一同去镇上看看。

“娘这里还有个簪子,你拿着去镇上当了先置办些米面回来。”

临出门前,李氏将个银簪拿了出来。

万绣有些吃惊,反应过来可能也是藏在那床下夹层的箱子里头的,不由有些意外,“娘……您真聪明。”

李氏弯弯嘴角,摸摸她的头,“你放心,娘的东西不多,可还是留下了一些,莫要太难为自己了。”

万绣抬头看她,心中再次溢满了暖暖的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