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后,白日渐渐短了起来。
这会儿方到酉时,外头的天色已暗下去。
采颉看着见底的药碗,有些发急,
“小主不喝药,这丘疹想要自愈,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的功夫。”
南瑾随口道:“我知道。我只是现在不喝,又不是一直不喝。”
采颉想了想,忽而眸光一亮,
“奴婢知道了!太后说了会将小主生丘疹的事告诉皇上,皇上心疼小主,等下肯定会来探望。见小主这般,更是要怜惜了。”
南瑾淡淡笑道:“是啊。他会来。所以你等下出去的时候,记得把门帮我捎上。我不见他。”
“不见?”
“不见。”
南瑾答得从容。
她将药碗放在桌上,目光不禁被一旁的三色堇吸引。
盆栽被滚烫的汤药浇下去,立马就烫坏了根,连带着娇艳的花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蔫败。
采颉顺着南瑾的目光看过去,瞧着花儿蔫了,立马说:
“奴婢等下给小主换了新的来。”
南瑾笑,“花儿蔫了难看,你也知道该随手丢了它,不会因着它丑而心生怜爱。”
她抬眸看着采颉,语气平静,“那你觉得皇上见到我如今这样,又能有几分怜爱?”
采颉这才明白了南瑾的意思。
可她又觉得奇怪,“既然如此,小主为何还不肯用药?许平安说了,这一贴药用下去,小主身上的丘疹很快就能消退,到时也就不怕皇上看见了。”
南瑾不答,只问她,“后日是什么日子?”
“太后的寿辰。”
“太后寿辰,后宫的嫔妃一早就开始准备着,人人都攒着劲要献计献宝。可我又会什么?”
南瑾自嘲般笑笑,“我没什么拿得出手的,我若去了,你觉得她们会放过我?
便是赶鸭子上架,也得逼着我给太后唱个歌、弹个曲的助兴。与其到时难堪,索性躲着不去,也是清闲。”
后来,南瑾吩咐采颉收拾了药碗退下,
她合了寝殿的门,顺手上锁,
而后坐在暖座上,点了灯,闲闲取出一卷书看着。
窗外雨声不减,
不多时,便听见有人踏雨而来。
脚步停在寝殿门外,几阵敲门声过后,门外传来沈晏辞的声音,
“听太后说你起了丘疹,可好些了?”
“皇上?”
南瑾语调略有惊讶,但表情却毫无波澜。
她目不斜视,一边淡定看书,一边怯怯回道:
“嫔、嫔妾用了药,已经好些了。”
“怎么锁了门?让朕进来看看你。”
“皇上,外头那么大的雨,您这般赶来,若再沾染风寒,更是嫔妾的不是了。不如。。。。。。您先回去吧?”
门外的声音明显一顿,
片刻,才又听沈晏辞语气有些急道:
“这么大的雨,朕念着你也要赶来,不正是因着放心不下你?你就让朕看你一眼,见你无事,朕也好安心。”
南瑾翻了一页书,用极低的声音清了清嗓,故作哭腔道:
“还请皇上心疼嫔妾。女子好容貌,嫔妾起了这一身的疹子,哪里愿意让心爱之人看见?”
“朕不在乎。”沈晏辞说得笃定。
“可嫔妾在乎!”南瑾答得凄然,从声音里听着,她似乎是难过极了。
终于。
短暂的沉默过后,听得门外人轻微叹息了一声,
“好吧,朕理解你。那你好生歇着,朕让人给你送了药来,也可缓和你身上的痒症。”
沈晏辞在南瑾这儿碰了半鼻子灰,
往常别的后妃有个什么头疼脑热,恨不得叫人去御前通传八百遍,好像她们这病若不能换来沈晏辞去瞧她们一眼,就跟白得了似的。
也就只有南瑾,敢把他挡在门外,连见都不让他见上一面。
他有些懊恼,
可懊恼的同时,心思也是被南瑾牵动着,总在不觉之间就会想起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