京极夏彦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炎黄中文www.yhz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我决定离开东京,是大本营公布塞班岛沦陷那一天——东条内阁全体成员辞职之后第三天。
塞班守备队全数牺牲的消息公布,应该没有造假也没有扭曲,差不多是据实报道了。
这件事从某些角度来看——不,想都不必想,是一桩大事。要害遭到敌人击破,超过四万名日本兵牺牲了。虽说从玉碎到公布消息,已经过了将近十天,但居然将这么可怕的事实直接告诉国民……这究竟是何考虑?
在这半年左右之前,一名专跑海军新闻的报社记者发表了战况严峻的报道,结果遭到惩罚性征兵。标题为《胜利或者灭亡》的那篇报道,就我看来绝非一篇反战报道。它的论调反倒是在倡导由于局势紧迫,人民必须更加奋起。
这样也触犯了禁令。
据消息人士说,是副标题“竹矛缓不济急”犯了禁。但我完全不懂哪里错了。
这还用说吗?竹矛根本没用吧,就连孩子都知道这个事实。
然而,高层必须让人民认为不管用也得用吧。
这么一来……会怎么样?
塞班岛沦陷的报道,结论也不是“所以状况危险了”,或“必须更加坚持”,而是“即使如此,我国仍屹立不摇”。
报道说,即使如此,日本还是不会灭亡。
怎么可能没事?如果真的没事,就应该让人民知道根据何在。如果岌岌可危,就应该设法挽救。如果要国民齐心协力保卫国家,就应该让每一个国民绞尽脑汁,出点子或出力吧?然而当局这样搞,人民根本无能为力。能做的真的只剩下拿起竹矛了。不仅无法批判,还无法思考,甚至无法自卫。
隐匿事实,或是扭曲事实……这是体制的惯用手段吧。隐匿、捏造,借由操纵信息来诱导大众,这种政策当然不值得赞同,但作为一种手法应该是有效的。因为有时也可能将局势导向好的方向。
但是将事实整个公开,又逼人<b>“什么感想都不能有”</b>,这算什么道理?这已经不是言论控制也非思想洗脑,完全是强迫国民停止思考了。
我这么认为。
我受不了那种苦闷,决定离开东京。即使无法逃离牢笼,只要有似乎逃离了的错觉就好。
我拜托熟人,四处打听疏散地点。
但迟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。每个地方都有好有坏,不是很合意。
我用的养病这个借口也不好吧。因为不想被军方、情报局或特高找碴,我甚至对熟人撒谎说我疑似得了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