殿内弥漫着都梁香的味道,浓郁而香甜,子虞几乎在一瞬间觉得自己简直不能呼吸,这样浓重的香,一向不为南国所喜,只有北国出身的瑶姬才会在宫中使用。她在殿前规规矩矩地行了礼:“给昭仪娘娘请安。”
殿中久久无声,子虞几乎要以为殿并无人时,一个声音响起:“你是罗家的女儿?”
“是的。”子虞轻轻答。
“抬起头!”
她的声音中有些不耐,子虞缓缓抬头。瑶姬倚在贵妃椅上,体态优美,暗红的裙裾迤逦而下垂到地上,她很美丽,眉目精致如墨所画,眼眸转动时流转着火焰一般的光芒,眉梢风情万千,艳丽逼人。
在子虞看她的时候,她也在打量子虞。
“南国女子都生得好,怯生生,仿佛是花似的。”她轻轻呢语一句,仿佛是自言自语。
子虞不敢接口,瑶姬身后有一道屏风,上面绣着一幅繁华的市井图,华灯初上,街道旁如明珠点点,屋舍梁檐幢幢相连,飞檐斗拱,绵绵屋脊高低错落,犹如是一张华丽的大网。
瑶姬注意到她的目光,说道:“这是北国的庆城,我就生长于那里。”
子虞道:“真是个繁华的地方。”
瑶姬笑了起来,鬓间步摇的缨络洒洒作响,窗纱上透进的光照耀其上,艳地直叫人炫目。
“我听说,你们罗家抄斩的时候,有一个罗家女儿谈笑赴死,行刑官问她不哭。她却反问,既无愧于天地,为何要哭?待行刑之时,满场妇孺,无一人嚎啕出声,让人敬服。那个女子是你的姐姐吗?”
子虞心中一酸,答道:“是我的三姐。”
“我还当你们罗家的女子都是如此,巾帼不让须眉,”瑶姬支起下颚,凝视子虞,“你行为谨慎,一点都没有我想象中罗家女儿的风采。莫非关于罗家女儿的传闻都是虚假?”
子虞仰起脸,直视瑶姬:“三姐豪爽英气,比我不知胜出几倍。瑶姬娘娘岂可因我而度测我三姐。”
瑶姬坐起身,裙摆如潮水般滑动,她眸中显出一丝迷茫,很快又掩去,声音平静道:“就是不像才好,你这种性子,才能在宫中生存地久些。”
子虞惊讶地睁大眼,看着瑶姬慢慢走近,托起她的下颌,仔细地观察着。
“你生得美,现在年纪尚小,以后一定会越来越美,站在华欣公主身边也不会被盖掉光彩。北国的皇帝虽然不喜欢美色,但是像你和华欣公主这样惹人怜爱的美,也许会打动他也说不定……呵呵……”她说着,仿佛是想到了什么有趣的事,笑靥满面。
子虞听地心惊,启唇轻问:“娘娘?”
瑶姬瞥了她一眼:“怎么?你还不明白?华欣公主将要远嫁北国,你作为随行女官同行。这算是给北国的国书一个交待。”
“那我妹妹呢?”子虞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,空气中的浓香仿佛变稠了,让她喘不过气来。
瑶姬似乎是看穿了她的想法,可怜地看了她一眼:“皇上说了,只能送一个去。不是你,就是你妹妹。”
“那就让妹妹去。”子虞笑了笑,北国至少还有大哥作为照应,就让文嫣去吧。
“听说你们姐妹情深,看来果然如此,”瑶姬道,“要是你知道去北国是怎么一回事,恐怕你不会想把你的妹妹推进火坑吧。”
她重新坐回贵妃椅,看着半闭的窗户外溜进殿中的几缕阳光,有着夏日特有的青草味。子虞的脸一半沉浸在光芒中,眉目精致如玉雕成,乌黑的眸蕴着闪动的光华,略有些稚气,却叫人心怜,瑶姬不由一叹:“皇帝陛下这次虽然失败了,但是吞灭北国的心却始终没有灭过,华欣公主的远嫁不过是权宜之计,安一安北国的心。你大哥在北国听说极受器重。南国已经损了几员大将,又让北国得了便宜,皇帝陛下哪肯吃这个亏。你们姐妹俩必须留一个在这里,另一个去北国做细作!”
细作?听到这个词,子虞脑中轰地炸开了,身子轻颤,像是秋天里落地的叶。
“细作?”她抑不住连声音都有些颤抖,“可是我的妹妹文嫣怎么办?她要留在宫中一辈子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