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虞暗叹了一声,这样一来,皇后立刻就能知道,让他改变主意的原因,她的日子可就更加难过了。
他走到她身边,从身后环住她的腰,在她耳边轻声说:“是睿绎来求过你了吧?”
她被吓了一跳,身子一僵,已经透露了答案。
“殿下十岁就失去母亲,他那样诚恳请求,妾可拒绝不了。”见他不说话,她靠在他的怀中,“陛下身为父亲,就更加无法狠心了。”
皇帝笑望着她,低头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,“滑头。”
子虞脸上一红,余光瞥到几个宫女宦官全部低头视若无睹的样子,耳根都有些发热。
她挣了挣,他放松了怀抱。
“若是他根据心意,选择的是一位不适当的王妃,那该怎么办?”他问。
就像睿定那样?子虞脸上的红晕霎时褪去,没有回头去看他的脸色,云淡风轻似的说道:“他可是您的儿子,即使只有一分像您,也不会犯下那样的错误。什么样的人适合做王妃,他一定会心里有数的。”
他温柔地抚摸她的长发,不再说什么了。
将军
睿绎果然去交泰宫跪了两个时辰,皇后明白皇帝的意思,只能就此作罢。但她也并不完全放弃,依旧让承仪列了名册送去给睿绎,希望他能从中选出一个喜欢的。睿绎早就有了打算,左手接过右手就扔了。
过了几日,皇帝又将睿绎叫去长谈了一次。之后就下旨,让镇军大将军携女进京。子虞知道睿绎成功了。
镇军大将军住在悟台,正好在睿绎的封地之内,传旨入京,来回正好要两个月,算日子,应该是在六月。在这之前,南征的大军已经凯旋。
大军回来的时候正值端午,子虞一直在宫中等待消息。
金殿之上皇帝会褒奖将士,有皇后同席,其他妃嫔却没有那样的资格。
不知哥哥会得到什么样的封赏,子虞事先得到皇帝的保证,却仍有一丝忐忑。直到宦官来报,“恭喜娘娘,陛下册授了云麾将军,过一会儿就要入宫来看您啦。”
子虞喜不自胜,立刻厚赏了报信宦官。他谢恩之后却没有退下,一脸欲言又止。子虞问:“前殿有什么事吗?”宦官道:“陛下宴请诸将,皇后娘娘身体不适,提前离席。”子虞心里暗惊,脸上却笑得平静,“娘娘病弱,只怕要叫延平郡王担心。”
宦官眼珠一转,说道:“宴席上并无郡王身影,大概还不知吧。”
这一下真叫子虞诧异得说不出话来,又简单问了两句,并没有其他异常,就放那宦官走了。
她心中惊涛骇浪,等了又等,直到女官含笑提醒她,“娘娘,已经到了宫外了。”她的心才落定一半。
当罗云翦踏入殿中,子虞眼神定定地端详他。人瘦了不少,又黑了,只有一双眼睛,比以前更深更亮了。他跪倒在子虞座前七步,“娘娘。”子虞一招手,立刻有宦官扶起罗云翦。这里又有一个低沉的声音跪拜在地,“臣殷泰叩见娘娘。”
子虞愣了一下,刚才只顾哥哥,却没有想到还有一人,她看向罗云翦,他对她微笑,显然人是他带来的,这样做的用意只有一个——引荐。
于是子虞笑着招呼,“一起坐吧。”殷泰便坐在罗云翦的下手。
子虞打量他,刚才跪着还不觉得,坐着时比罗云翦还高出半个头。他的脸颊上有道伤,还露着粉色的新肉,不是旧伤。他似乎注意到子虞的目光,抬头望了一眼,脸色严肃,鹰视狼顾。
子虞一凛,他的目光太凶狠,与她所见的贵族都不相同,和这个宫殿也格格不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