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·S·路易斯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炎黄中文www.yhz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认出了他,知道自己身在伯百利。不过让马克眼睛睁得更大,甚至吃惊地忘记了害怕的原因并不是这个发现。那是因为此人的面容起了变化——毋宁说是在马克眼中起了变化。一方面来说,弗洛斯特教授依然一如往昔——尖胡子,洁白无暇的前额,有棱有角的面容,还有明朗却冰冷的笑容。但让马克困惑的是,他过去怎么就没看出此人某些异常明显的特点,在他身边,换了任何小孩都会畏畏缩缩,任何狗都会退到角落里,狗毛倒竖,龇牙咧嘴。就算是死亡也没这一点吓人:仅仅六个小时以前,他还多少对此人有所信任,甚至觉得有他陪伴不孤单呢。
【注释】
[1] 卡马罗杜南(Camalodunum)是伦敦在罗马时代的古名。卡里昂(Kaerleon),格拉斯顿伯里(Glastonbury),都是当时的小城,分别在纽普特和索莫塞。——译注
[2] 德鲁伊(Druid) 这个单词的原意是“熟悉橡树的人”,在历史上,他是凯尔特民族的神职人员,主要特点是在森林里居住,擅长运用草药进行医疗,是将整个荒原都当作自己家园的隐士,他们用自己的特殊力量保护大自然并且让整个世界获得平衡。——译注
[3] 在古老的梅林传说中,国王的城堡屡次坍塌,因此国王的魔法师建议找一位并非为人所生的婴儿,杀死他,以其血泼于泥土上,可保城堡不坍塌,因此他们找来了当时还是个婴儿的梅林。——译注
[4] 莱普顿(Repton),英国德比郡一地名。——译注
[5] 约翰·巴肯(John Buchan,1875——1940),苏格兰外交官、律师、记者、学者、诗人、小说家,以写冒险小说闻名,最著名的作品是小说《三十九级台阶》。——译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