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城奕客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炎黄中文www.yhz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围融为一体,随时都能完美地调动全身的力量,就连心情都好上了许多,似乎在这山间木屋待着,也是一种修心。
擦干洗净之后,他还是要回到自己书房去继续今天的课业,马步之后的一整个上午的时间都是宇文禅的读书时间。
孔颖达最重视的古籍便是《春秋》,想来也是,这毕竟是孔老夫子主持编纂的唯一一本书,但是春秋的微言大义又并非天下人能够轻易理解的,甚至于许多读书人都能以参悟。
如果孔颖达能够为《春秋》做注,编纂出一部更加完善易读的《春秋》来,使其成为科举的教辅书籍,对于天下儒生可谓是大功一件,也算是为孔氏家族扬名了,至少族谱里面肯定要写明这些的,孔颖达这样的人,最是爱做这样的事情。
早在《春秋》写作完成之际的春秋战国期间,就已经有许多人为其做注,分别形成了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和《春秋榖梁传》三部成名作品,其中又以左丘明的《左传》最广为流传。
其实后世的宇文禅也对《左传》有一定程度的涉及,可是如今孔颖达要求他进行一场完全的精读,他也就只能放下自己心底那点浑水摸鱼的小心思,作为一个学徒,从头再来。
孔颖达让宇文禅从《左传》开始,其实已经大幅度地减小了阅读的难度,作为春秋三传里面最具可读性的一本,《左传》使用编年体,以春秋时期的君主和士大夫为主角,讲述了若干个具体的故事,其中包含的曲折性和哲理性能让初学者最大程度地保持兴趣。
尤其是其中以春秋五大战役为代表的战争故事描写,从前因到后果,甚至有许多战场上的厮杀对话场面,对于那个读书人大多为男子的年代来说,再感兴趣不过了。
读史增智,宇文禅沉下心来安心读书的这段时间,也是孔颖达草拟文稿酝酿文章的时候,宇文禅时不时还要闯进他的书房来问几个问题,刚开始还只是问问题,后来宇文禅提出的观点让他都有些惊讶。
“师傅,为何郑庄公励精图治几十年,为政举措鲜有出错,最终只得了一个小霸?”
“郑,天下中心,四战之地,国小而敌多,即便是有了郑庄公这般不世出的英主,也只能保证一时称霸,一旦乱政,势微之后,周围群狼环伺,一只奇军便能兵临城下,郑国之败,地之不利耳,韩国亦然。”孔颖达文绉绉地回答道。
“明白了,这就是经典的战略纵深不足嘛,即使一时能够获得优势,但是因为体量不足吃不下庞大的占领区,而一旦弱小了就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