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德帝大喜,下旨除去许清源贱籍,此后,一路从江南知府,官拜丞相。
他治理下的江南六省,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。
而当丞相的三十余年里,他广建书院,网罗天下才子,新设安济坊,收留穷苦人家。
一步步,抵消了天下对许家的口诛笔伐。
他的儿子,更是继承衣钵,两袖清风,为国利民,赞誉有加。
而玉梓庭,为避免再度成为砧板上的鱼肉,训练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。此支军队,一路从南到北所向披靡。宣德帝大喜,亲自赐名白泽,由玉家世袭统领。
至此,文许武玉,两足鼎立。
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。
而现任许家家主的许熙,是许家至今最年轻的家主,更是一个满腹文略,心思深沉的谋臣。
他既有与当今皇上的年少相知之谊,又有世家公子的玲珑雅致之性。
向他请求增援,难度可想而知。
“罢了,我会尽快上书朝廷,尽力一试。”玉凌说道。
“急报!”营外传来一声急报,打断了玉凌的思路。
“将军!据前方探子来报,西努增援了十万大军,最迟不过三天,即可到达西努大营!”
一名小兵急匆匆进营,跪下拱手说道。
这个消息,如平地一声惊雷,炸开了本就士气低下的气氛。
“他们,怎么还能增援这么多兵力?”
中原富庶,都架不住连年灾害和征战的影响,人口锐减。
本就条件不好的草原西努,何来如此多的壮年?
玉凌紧握双拳,消化着这个消息,良久开口:“我们,还剩多少将士?”
“禀将军,不足…三万。”
“此战,必是倾尽西努全力了。若胜,至少可保边境数年安宁。”
玉凌冷笑:“看来他们所图不小,定是要吃下中原这块土地了。”
“你们都退下吧,养精蓄锐,三天后,有一场硬仗要打。”
玉凌吩咐道,“李副将,你留下。”
人群散尽,偌大的营帐内,只留玉凌和李诺两人。许久,两人都未曾开口说话。
“阿诺,”终是玉凌,打破了这份沉寂。“你说,咱们还能守住阳关吗?”
白泽军再勇猛,那也是血肉之躯,面对数倍压制自己的敌人,前路茫茫如烟云。
“末将不知,但末将誓死与阳关共存亡!”
三日后,阳关城楼上,玉凌头冠盔缨,身着盔甲,手握凤鸣,目光如炬盯着城下西努大军。
放眼望去,西努大军黑压压一大片人,望不到尽头。
玉凌心下一沉,在这之前,他还抱有一丝侥幸,希望只是西努的障眼法。但现在看来,情报不假,西努,的确收到援助了。
西努毫不掩饰的展示自己的兵力,也说明,他们对这场战役的胜利,势在必得。
想起自己寄出的求援信,算算日子,早已到了有回信的时候了。
但是,迟迟未有信鸽传来。
“玉将军,”城下,西努首领阿泰耶史高声喊道,
“据我所知,你城中应该也没多少将士了吧?本将军很是佩服玉将军为人,与其白白伤亡,不如归降我西努,西努定奉玉将军为座上宾,金银美妾,任君挑选,如何?”
玉凌回过神,笑道:“本将军多谢阿泰将军的好意。只可惜,本将军家中已有爱妻,无福消受此等人间富贵。”
“那真是可惜了。”阿泰耶史伴装无奈摇摇头,缓缓举起手中长枪,“众将士,攻城!”
随着冲锋的呐喊声,一只只利剑从耳边呼啸刮过,炽热的烈焰于四处乱窜,无情舔舐着黄沙。玉凌一人一马,手握凤鸣,在铁盾中来回厮杀,冷芒剑影,灿然夺目。
果然,即使白泽军再骁勇善战,也抵不过数倍人数的压制。
很快,大军只剩下不到两万人,玉凌只能鸣鼓收兵,暂时退至城中。
城内,玉凌深吸一口气,“城中,还有多少百姓?”
“不多了,此处连年征战,百姓们死的死逃的逃,留下的,尽是些老弱妇孺。”
“开东门,放他们走。”
“是!”已知玉凌决定,底下将士无人劝阻,下去执行命令。
“将军!”李诺跪下,重重磕了个头,“末将恳请将军,带主力军,和百姓们一起,暂时退至玉门关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