拯救 (第1/3页)
琦.迹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炎黄中文www.yhzw.org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透过别人看自己
说一说经常给我理发的理发师,他的童年和我似曾相识,小时候父亲为了在他的新女友面前耍威风,逼着他吃下了带血的鸡眼睛,一个少年的尊严在父亲的呵斥下践踏到了谷底。后来,母亲离世了,父亲都没来看他母亲一眼,那个慌乱、无助、害怕的青年,多希望那个时刻有宽厚的肩膀可以依靠,多希望父亲对他说别怕还有我。虽然知道希望不大,他还是望眼欲穿,直到绝望。
说一说我的朋友,她是抱养来的孩子,抱养回来的一般都很受疼爱,偏偏她不是,她妈妈重男轻女,喜欢她哥哥,哥哥可以吃家里的糖,她不可以。哥哥有零花钱,她没有。哥哥做错事,妈妈会拿她撒气。农活儿累活儿全她干,她的哥哥只需要向妈妈撒娇就可以找小伙伴们玩儿了。她笑着对我说过,还好她妈妈不让她吃糖,不然她得像她哥哥一样,满嘴蛀牙。我总是替她打抱不平,既然这么不爱,又何必抱养,难道就为了家里多个劳动力,多个能为哥哥操心的人吗?每次听她开着玩笑说这些,我都好心疼。
无论是理发师,还是我朋友,这些不被父母爱的孩子长大后,都有一个通病,就是精神乞丐,讨好型人格。36岁的理发师,隔一段时间要给他的父亲一些钱,就为了得到父亲一点点眼神上的肯定。他小心翼翼的维护着他和后妈的关系,送给她项链,潜意识是希望她能让父亲高看他一眼。带他们去旅游,让父亲在村子里维持着那点无关紧要的虚荣心。朋友圈晒着他们一家的照片,配文都围绕幸福家庭的主题思想。这所有的行为,所有的努力,在他父亲骂他钱赚得没谁谁谁多的时候,崩塌瓦解,然后抑郁。我曾对他说过,哥们儿,过好自己吧,别自欺欺人了,那点爱你别渴求了。
36岁的朋友,无论上班多苦多累,只要母亲一声令下,全然不顾自己老公和孩子的阻拦,骑着电动车就可以奔回家里干农活。哥哥嫂嫂玩电脑游戏,没空带孩子,她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来,哥哥到处欠钱,她可以借钱帮忙还贷。她可以通过眼神观察他们的一切,母亲反感她的孩子,她就很少带孩子回去。她努力的为了她的原生家庭打转,生怕被再一次被抛弃,父母一点点的怜悯,就可以让她心甘情愿的挥汗如雨。她过不好这一生,因为她不能与原生家庭剥离,她的老公也因此过不好这一生,她的孩子,也只能在父母的吵闹中度过童年。我问过她,不恨吗?为什么总是热脸贴他们冷屁股,她说父亲身体不好,哥哥有他的难处,母亲也老了。我听不下去了,对于执迷不悟的她,我只能说一句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