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章 无缝天衣(2 / 2)

芳明1128 西洋湖边 1940 字 3个月前

作为一个裁缝出身的秀州知府,袁正比任何人都更能看清明锦带来的巨大商机。早在他担任达蓬山代理寨主的时候,他就已经看到了方梦华设计的新式女装(旗袍和现代款式汉服)的潜力,并积极推动其在市场上的推广。如今,明锦的出现,无疑是对他当初远见的最好验证。高档无缝服饰的需求将会激增,尤其是在那些追求极致时尚与高雅品位的上层阶级中,明锦将成为他们争相追逐的对象。

在他的安排下,秀州的各类商铺和作坊纷纷调整生产计划,专门为明锦的制作和加工服务。商人们摩拳擦掌,争先恐后地想要在这场新一轮的纺织革命中分得一杯羹。而朝廷也开始逐渐注意到这一来自东南沿海的「奇货」,那些曾经认为江南不过是富庶田地的朝臣们,逐渐意识到,一个新的经济重心正在形成。

然而,袁正心里明白,这一切的背后,是方梦华无声无息的布局。她用自己的智慧和远见,将江南的纺织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,同时也在无形中稳固了明教的经济基础。上海外滩埠的繁荣,慈溪滩涂改造的成功,乃至明锦的问世,都是方梦华运筹帷幄的结果。

随着明锦的进一步普及,江南的经济影响力将会更加强大,而明教的势力也将会更加稳固。袁正望着远去的商船,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隐隐的担忧。他知道,随着这些「细软」进入北方,明教与朝廷的对峙或许终将不可避免。

江南织造厂的正式投产,不仅带来了明锦的流行和经济的繁荣,也悄然改变了舟山地区的社会结构。大量家庭主妇走出家门,走进织造厂,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工人。这一转变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,也逐渐改变了她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角色。

对于这些家庭主妇而言,织造厂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。她们告别了过去日复一日的家庭琐事,走进宽敞明亮的厂房,和成百上千的同伴们一起劳作。在这里,她们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属品,而是经济独立、充满自信的劳动者。

江南织造厂的工资待遇非常优厚,工人们每天的收入甚至超过了许多家庭传统手工业一旬的收入。这使得许多家庭的经济重心开始向这些女工们倾斜。她们手中握有了越来越多的钱财,逐渐掌握了家庭的经济命脉。

这一变化也带来了家庭内部权力结构的调整。在过去,家庭经济主要由男性主导,他们掌控着家中的大部分经济决策权。然而,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贡献者,她们在家庭中的话语权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许多家庭的女性开始主动参与家庭的财务管理和决策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成为了家庭的主心骨。

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,也深刻影响了家庭关系。舟山地区到处都可以听到类似「和离就和离,谁怕谁?」的口号。在这片海岛上,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敢于为自己的权益发声,不再一味忍受家庭暴力或不公正对待。她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开始勇敢地提出和离——这一在传统社会中被视为惊世骇俗的举动。

于是,每当有女工遭遇家庭矛盾或不公时,她们便会聚集在厂区,在这里畅所欲言,相互支持。她们不再是沉默的受害者,而是勇敢的讲述者和行动者。她们分享彼此的经历,互相鼓励,形成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支持网络。

「妳看,织造厂里多的是好工作!我们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,为什么要全都交给那些只会躺在家里喝酒的男人?」一位身材高大的女工激动地说道。她的话引起了在场其他妇女的共鸣,纷纷点头附和。

「就是!和离了又怎样?我们不怕!谁怕谁!」另一位年轻的女工跟着大声说道,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。

这些变化逐渐引起了舟山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。一些传统观念的支持者认为,这样的变化是对家庭秩序的挑战,甚至有人担心,这会动摇整个社会的根基。然而,更多的人开始思考这种新型家庭模式的可能性和合理性。尤其是在明教势力控制的区域内,女性独立自主的观念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。

方梦华一直密切关注着这种社会变革。在她看来,女性的经济独立和社会地位提升,不仅仅是江南织造厂带来的副产品,更是她所期望看到的社会进步。她深知,只有当女性真正获得经济独立和社会认可,她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,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。

在她的推动下,舟山地区逐渐从一个小小的社会现象,演变成了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。越来越多的女性在这场运动中找到了力量和勇气,勇敢地为自己的权益而战。

就这样,江南织造厂不仅改变了舟山的经济格局,也深刻影响了这里的社会结构。妇女们在这场变革中,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声音。在这片海岛上,她们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属品,而是能顶起半边天的主力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