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七章 可爱的孩子(1 / 1)

村里人看在眼里,谢在心上。圣洁与妈妈相抱痛哭的时候,门口传来当当的敲门声,声音及其微弱,一个声音在问:“阿姨,我们可以进来吗?”

圣洁一听是孩子们的声音,眼泪擦掉,一拉坑边的挡风布帘高兴的说:“进来吧!”

孩子们站在地上有十多个,外面还有进不了门的自动把门拉上,细致的看看门有无小缝。王小勉带头轻声说:“阿姨,这是我们的心意,你收下吧!咱们这儿的习惯,过了中午一点整,就不可送东西,我们一下学就联系碰头,连忙赶来。”

圣洁一看,孩子们手里都抱着东西,有的是鸡蛋,有的是饼干……,圣洁不知说什么可好,眼泪又……

说到孩子们的送礼,有个小故事。王小勉打手势给妈妈,他的妈妈虽是哑巴,但心领神会,天天早晨摸大母鸡的屁股,感觉有蛋,塞到鸡窝里,把母鸡也关个警闭,深怕它出去乱下蛋。一天王小勉下学回来,看见妈妈身上全是土,急打手势问,妈妈打手势告诉儿子,鸡蛋积攒下不少,这只鸡今天有蛋,不听话,她非抓到它不可。母亲又钻到木头格拉里用小棍撵那只不听话的老母鸡,嘴里老是得得得个不听。(王小勉的母亲情急的时候总是这一字得得得,因她就会发得一个音。)故事说完,书归正传。王不理改掉赌博后,在家勤快伺候月子,里外忙完,呆在凳子上闷心思。圣洁问:“你这个鸡拔毛整天闷闷不乐,有什么事呢?”

“眼看你的月子就要坐起来了,我总得找个活干吧?呆在家金吃懒做,好人也能蹩出懒尿来。”王不理说。

“还是你妈的手腕子高,逼的你是洗了尿布西屎布,借了东家借西家,把你这个多年的浪子逼出了一句真话。”张妈带点怨气的说。

“妈,你又……?”圣洁叹息说。

张妈叹口气说:“在女儿,女婿面前我不能发发老骚吗?我的这毛病不是包里包的,袖口里绣的,是明明白白的。我来的时候就不想来,就怕好话得不到,尽染一头发黑枣枣。时不过半,闲话一大串。我实在是不能下地,多想给我的小外孙洗洗屎布呀?孩子他娘娘就是嫌我,哦,整天坐在坑上看她做得饭菜的好坏。我也没说什么呀?一搁碗,气呼呼地走了。我就说了句盐搁的有点多,这不是坏话吧?”

王不理听见丈母娘有点生气了,搭话说:“婶婶,我妈就是那样子,一会儿就没事了,明天还照样做饭。你别往心里去。”(婶婶,我们那儿的姑爷对丈母娘的称呼。)“不行,不是一回两回了,有再一再二,不能有再三再四。看见我老婆子头上顶土的是吧?”张妈是越说越气人,手不停地摇摆。

“妈!你少说两句吗?他妈就是那脾气。看看看,孩子都哭了。”圣洁一见小家伙哇哇哇地哭,立马打住话,俯身观看。

张妈听见哭声,气消了一半,快语说:“摸摸,是尿床了吧?”

第二天,王不理的妈妈鲜花又把热气腾腾的汤面端了进来。

圣洁吃着汤面,眼瞅着两亲家的脸色,妈妈虽说还有点怒气的小模样,但挂在脸上的几乎没有,妈妈看见亲家早早的把饭端来,一边走一边吹碗边上的热气,大概心情舒畅了好多,叫王不理打水洗脸。妈妈可是爱干净的人,要是以前早晨的头件事就是洗手洗脸,今天没有多动的原因就是……。

鲜花一进门就热语扑面,问张妈家长里短,昨天的事早忘到天边的外头。看到两位老人的事就这么和平的解决,圣洁的心里如喝蜜糖。

这件事过去,又一件事来头,就是孩子起名的事:王不理想起个有味,有劲的名字,比如虎豹等字眼得带上。王老汉要求跟着王家的家谱所定字儿走,说王家自从洪洞大槐树移民,到此有五百余年的历史,就是特殊时期的时候有的人家字儿乱了阵脚,可他们家如故,孩子们全在云字儿上。圣洁一时半会也拿不定个主意。

坐月字的这几天难得清闲,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妈妈虽说帮不了大忙,但孩子睡着的时候省得自己操心,妈妈眼睛不转地盯着小外孙,孩子一有个哇哇的举动,妈妈先摇摇孩子的嫩胳膊,摸摸孩子棉脸蛋,还说:

“宝宝是个小乖乖,乖乖含个小奶奶,奶奶跑进肚肚来,你看,真是一个小乖乖。”

每当这时,圣洁会说:“妈,我来打发他睡觉吧。”

张妈总是说:“你歇会儿吧!我漆理(方言,照料)了好几个,经验也比你多,我乐意。”

圣洁心中有事就拿起了陈旧的书本,这几天正好看了鲁迅的《拿来主义》一文,又结合自己的思维,对孩子起名这事她也是颇有感慨:“事情虽小,意义不一般呀。老祖宗留下的家谱,是一本厚厚的历史,你不能轻易地踏历史而走。大部分的家谱立谱的往往还是个名人,大官。这就说明家谱的历史也追求名人效应,一般的老百姓立不了家谱,不过古时候一般的老百姓认字的也很少,尽是一溜一溜的文盲。比如说王家的家谱立谱之人是元朝的一个大官,据今历史八百多年,祖籍在河南。洪洞大移民的时候,一大家族在那个地方相抱而哭,为记这段历史王家家谱一分为五,各自表述,但那一辈的字儿不能动,老祖宗共立了一百二十辈的字儿,为什么就立这么多,不太明白,据传说到此辈上,老祖宗预测能再出个更大的官,所以……。由此可见家谱还记录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,有时是家族事件。还有个现象家谱记男不记女,可见重男轻女的思想是根深蒂固。”圣洁想到这儿,又联想起鲁迅的《拿来主义》:“我们拿来的同时,也不能忘本。虽然家谱只是记录一个小家族的历史,但无小难以为大,无滴难以成河。家谱是记录家族历史的小本,但承载着中华历史的浓重。”圣洁想到这儿,决定给小孩取名时跟着家谱走,她还想把自己的想活写个论文投到报社。她感觉自己从给孩子们补课以来,自己的知识面,思想面,历史面等等都有了一个质的飞跃,与自己高中时的想活,看活,思维方活等等都不一样,改变了好多。原来上学时感觉特难的问题,现在三下五除二,头脑转半个圈子就可解答出来,有的以前想,得用二元一次方称解决的问题,现在用简单的数学方法就可解答。你比如:有400元,其中有2元、5元、10元共90张,且5元和10元的张数相等。各多少张?

就说这道数学题,是五年级数学竞赛的一道附加题,若是放到自己上学的那个时代,非得用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不可,可是现在,自己略微盘算了一会儿,用小学的思维方式,没用一个X给顺利解答。这些事例太多了。圣洁感觉自己的思维上了一个新台阶。看到鲁迅的《拿来主义》一文,她就想孩子的起名能否与拿来主义挂勾呢?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接触到的外来事物越来越多,我们的思潮变化的越来越快,拿来的多了,但我们也得看看自己脚下,我们也有好多的东西需要继承和发扬。她想到这儿,心中充满了无数的激情,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大的希望。她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王不理,孩子的名字跟着家谱走,云字后面是秀字儿,取名王秀景。